中竖教育职称培训代理,中级职称培训机构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竖教育职称培训代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竖教育职称培训代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教师调动到教育局办公室不愿意,但却愿意去教研室,秘密在哪里?
教育局办公室属于一个忙的没有尽头的地方,各种材料和报表会多到你怀疑人生,加班属于常规,如果遇到突击检查,就可以体会到深夜加班套餐。事多活重压力大的典型!
而教研室就爽多了,各学校听课,写写材料,做做上级下达的各类统计任务,外出学习培训。典型的事少活轻压力小!
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,恰巧我的另一半就在教育局上班。因此我对这个秘密还是非常清楚的,在这里掰扯掰扯。
远了不说,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甚至本世纪初的时候,很多单位非常喜欢从学校“挖人才”。
为什么?
在那些年代的基层单位中,教师是当之无愧的知识分子。很多党政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并不高,大老粗比较多,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平欠火候。
怎么弥补这种缺陷呢?
从学校里挖“人才”,语文教师、政治教师是首选的目标。这些老师被党政事业单位挖去干什么呢?主要充当笔杆子,写材料、搞宣传。
直到最近这几年,教育局还从学校挖了一些人才,有些去了办公室当秘书,有些去了教研室当教研员,有些去了其他一些科室工作。
凡是被挖到党政事业单位的教师,绝大多数都混得风生水起,有一些甚至成了部门领导甚至单位领导。
这说明什么?教师的素质整体非常高,无论是到哪个单位,都能发挥出自身的光芒!
我是教研员,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我所处的环境是西部贫困县,先后命名为“文化局”、“教育科学技术局”、“教育局”等。教研室核编22人,管理岗位1人。实际在编16人,在职11人。
相对于到教育局其他股室而言,教研室的确有一定优势。一是业务与一线教育教学更接近,不像其他股室“复杂”;二是有较多的技术职称,可以像教师一样评职晋级。
但是,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。进来的人,其实最愿意的是占着教研室的编制,担任着其他核心股室的主要负责人。职称方面,因为这里的教研员年纪偏大,高级职称岗位一直超编,中级职称空余过多。以我为例,工作28年,中职10年,却依然上不了高职,而在学校的老师们三十多岁上高职是普遍现象。造成这一原因是不合理的职称制度和相对老龄化的教研队伍结构。
实际上,教育局机关是“铁打的营盘极速流淌的水”。进入的人也并非工作能力很强,而是“综合能力”不差,因为领导更换而变化。
哪里都是生活,只要心里明净!
到办公室,只是借调,:并不能真正调入,因为教师是事业编,教育局是行政编制,工作人员如果说是正式的,都是公务员。教师借调到教育局,并不能解决编制,不能改变人员身份的性质,感到什么时候,都是借调,像的打工的。即使干上了所谓的办公室主任,也是借调的,帮忙的。天天给领导服务,不明就里的人,觉得很威风,也确实有一点权力,可以谋取一些个人利益,包括经济上的利益,也包括以后可以回到学校,去做校长、副校长。
但是,在目前形势下,谋取个人任何私人利益,都埋藏巨大风险。没出事的时候,顺风顺水,春风得意。出了事,失去自由,陷入囹圄,那时候追悔莫及。包括家人,也跟着蒙羞。所谓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保证,只有一失万无的风险。
到教研室则不一样。身份性质一样,可以正式调动过去。最关键的是,教研室可以评职称,而且是优先评职称。一个教师,到了教研室之后,发表文章的机会更多,取得奖励得机会更多,外出学习的机会依然是全地区最多的,可以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,更容易评上高级职称,甚至可以评上正高职称。这个职称,可以伴随你一生,比当校长,评职称更具有实际意义。关键是,这个地方基本没有风险,除非你是负责教育器材的。
老师都是智力中等以上的,所以,不会选错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竖教育职称培训代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竖教育职称培训代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